1楼
- 清清白白
- 2024/4/25 11:51:37
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如今仍在热映,其票房不断突破新高。沉寂一年,贾玲那张成功瘦身100斤的电影海报引发的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热搜榜首,同时也惹来了巨大的争议。尽管贾玲一再表示作品立意在于“爱自己,为自己而活”,但不难发现,影片宣传造势的卖点,始终绕不开贾玲瘦身前后的巨大反差,仍用“贾玲减肥全记录”“贾玲公开瘦身食谱”“贾玲大波浪晚礼服”等内容营造视觉冲击。
无论这样的宣发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胖瘦”似乎总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只要“蹭”到,就有热度。这也让人不禁感慨,为何那么多人对“白幼瘦”“A4腰”有深深的执念?
“以瘦为美”刻进骨子里
瘦身,似乎是全社会优化生活方式的共识。淘宝减肥药畅销,0糖0卡产品销量数万,控油餐、塑形衣在直播间兜售,往往上架秒空……可见减脂减重、控糖控碳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眼下,似乎少有人不存在身材焦虑,这种心态跨代际、跨性别。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肥胖日”,相关科研机构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世界有超10亿肥胖的人。自1990年以来,成年人肥胖症人数增加了一倍多,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人数增加了三倍。在中国,成年人超过一半为超重或肥胖。
但避免上述肥胖与普遍身材焦虑是两码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者绝大多数都是自我定义所致,受“以瘦为美”的所谓“主流审美”长期困扰。文化学者颜京燕说,国人秉持此观念久矣。春秋时期“楚王好细腰”,宋朝李清照被称为“李三瘦”,宋元明清时期,推崇清雅美、内敛美,追求纤瘦、平胸、纤足。即便如今大家常说唐朝“以胖为美”,其实不是特别准确,那是指体态趋向健康的丰腴美。杜甫的《丽人行》云:“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是讲“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可见,‘瘦’未必是中国人的DNA,但‘以瘦为美’确实是大多数人的‘审美DNA’。”颜京燕说。
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没有让人们放松对身材的管理。消费时代的到来,更令广告商堂而皇之将苗条的身材、完美的比例打造成理想型,把胖与丑的、油腻的、不受欢迎的画等号,鼓吹身材影响就业、婚恋,塑造一种刻板且功利的形体标准。
伴随着影视业、娱乐业的高度发达,粉丝文化趋热,也让“以瘦为美”观念尤盛。T台和杂志模特、流量明星,成了天然的美的“样板”。很多艺人以瘦成“大头娃娃”、拥有排骨胸为骄傲,拿“每天一粒老干妈”的方法作心得,进一步带动了中青年人热衷减脂减重,甚至盲目断食、吃素食、零碳水。
时至今日,连美颜相机都来“凑热闹”。软件包含的“瘦脸瘦身”“增高塑形”等AI功能在无形之中会“PUA”女性对颜值和身材的要求,1至10级不等的选项,形式上帮助人们圆满拥有锥子脸、小蛮腰,但实际变相洗脑,更把这种日益跑偏乃至走向病态的审美刻入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骨子里。
对自己“狠一点”
当下对“瘦才美”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影视编剧、制片人于正发微博称,演员赵晴瘦到92斤了但感觉还是有点胖,并表示“我觉得要好看得瘦到85斤。”演员徐娇直接开怼,称这种身材要求“太过歹毒”。电视剧《繁花》的演员王菊还发布一则视频吐槽礼服尺码过小的问题,试了几十套礼服但没有一件是合身的,呼吁品牌做正常尺码的衣服。
衣服尺码越做越小,已成行业内公开的事实。某些快时尚品牌甚至夸张到成衣的中号与童装无异,有女性消费者甚至为此拼命节食,最终为塞进一条短裙沾沾自喜,晒到社交媒体炫耀。
“尺码在消费者眼中有科学、统一的特性。但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设计理念、目标人群和尺码标准,因此尺码也会存在差异。一味产销最小码而不进行具体说明,无形中会误导消费者,甚至有‘穿不上是身材的错’的负罪感、羞耻感。看到那些腰身纤细身着小码潮牌的模特、明星、网友晒出各种美图、视频,营造出‘除了自己人人都能穿进去’的假象,一种由对他人羡慕嫉妒的心态慢慢转化为对自身体型甚至局部身形的‘恨’,也就渐渐对自己‘狠’起来,愈发严格地管控身材。”济南时尚买手程杨对记者说。
“减肥极易在社交圈层里获得更大的认可和鼓励。”资深自媒体人应诚说,人们会不自觉地把减肥与努力、自律、坚持等正向词联系在一起,对减肥者基本都有正向的评价。在互联网上,减肥爆改身形气质的反差类视频,往往引来巨量的关注点赞,留言中满是鼓励。这些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哪怕实际不必要、没有付诸行动,也要用减肥瘦身当口号。跟这种风,迎合了一种全民态度,也变相加剧了更多人的身材焦虑。”
“汉服出圈”提供一个出口
“以瘦为美”没有错,但是过度,就走向了畸形。不少医美事故频繁发生,网红小冉吸脂填充手术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这类问题触目惊心。在电影《热辣滚烫》的花絮中,面对贾玲瘦至52公斤的惊人变化,合作演员沙溢询问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你没减抑郁吧?”贾玲也表示“过去的一年是痛苦的一年”。但减肥的这些副作用往往被众人忽视。如何适时干预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更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无论是医生、学者,还是行业专家一直都在呼吁不要过度减肥。疾控单位强调的标准是——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正常健康成年人(18~64岁)的BMI应该在18.5-23.9之间,小于18.5太瘦,大于24但小于28,属于偏胖体型;如果BMI突破28,就是肥胖症了,这才是一种WHO确认的疾病。“事实上,了解这个指数的人仍是极小部分。相关科学知识远不及‘哪个明星网红的腰瘦成纸片了’引人关注。‘何谓健康美’的观念亟待普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聪颖认为,“贾玲在宣传电影《热辣滚烫》时也试着弱化‘唯身材论’,强调并非一味鼓吹大众去减肥变瘦。但难以避免的是,电影宣发没有逃脱‘变瘦就更自信了’这个核心话题。因为这样的社会心理弥散已久,根深蒂固。而要矫正它,就是个长期且困难的事情。”
未来小V脸、纸片人身材的审美潮流是否会以更激进的趋势演化,似乎很难回答,“以胖为美”观念“重现”也未可知,但时尚文化的核心观念还是应当继续、反复推广——对身材不设限,呈现自我美。所谓“A4腰”“直角肩”“漫画腿”“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等同质化的身材,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普遍适用的,其丢弃了个体独有的魅力和感染力。
我们已能从当下汉服出圈体会到大众心理的点滴调整。“相较而言,汉服的穿着对身材更加友好,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搭配,梨型身材可着齐胸襦裙、明制短袄、宋裤;苹果型身材可穿明制袄裙,宋制褙子……不少汉服爱好者借助其找回自信,展示出不一样的美,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打开了一个纾解身材焦虑的出口。希望这能够带动更广泛的流行文化、服饰文化,帮助人们树立更健康、更优化的审美观。”颜京燕说。